视光医学配镜>近视
家长的偏见可能会纵容孩子近视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眼病。许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并囿于自身的认知、主观的愿望和错误的导向,会产生一些误识和偏见,并据此干预自己孩子的近视矫治。
偏见之一:眼镜尽量不要戴,因为一戴眼镜就摘不下来,而且越戴度数会越深。
正确做法是: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近视,应及早戴镜矫正,同时再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近视加深;否则不但影响学习生活,还会使近视越来越深。根据视觉生理,二百度以内的近视,配镜后摘摘戴戴是很自由的,并无不适的感觉;超过三百度的近视,摘下眼镜后看远看近均不清,所以必须常戴,不应摘下来了。
偏见之二:近视配镜度数越低越好,只要看见黑板上的字就行。
有的家长嘱咐孩子,上课看见黑板上的字就不要戴镜;有的家长要求配镜度数越低越好,只要看见黑板上的字就行;有的孩子一副眼镜戴几年,家长认为孩子看得见黑板上的字就不查不换。其实,以看得见黑板上的字为标准,往往会造成矫正不足。
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实,近视以后,如果配镜时不足度矫正,看远时不清晰,会促使眼轴增长而加深近视。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对基础屈光进行完全矫正,即一般必须使矫正视力达到正常,能轻松地看清黑板上的字;并且配镜后每半年要复查一次,当度数有变化时须及时调整,并指导落实相应的保健措施,避免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偏见之三:戴眼镜后眼球会变形凸出,所以尽量少戴。
确实,一些高度近视的人,眼前后轴比正常人长,眼球看上去有些凸出,而低度近视者一般无这种现象。我们观察高度近视的长期戴镜者,在摘下眼镜时往往有眼球变形凸出的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部分是真的,但还有一部分是错觉。因为近视眼镜是缩小镜,人们观察时承认了戴镜者的缩小镜中的眼睛像,当一旦摘下眼镜,会突然觉得差别太大,眼睛变形了。高度近视者的这种状况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戴眼镜后眼球变形凸出,只有合理矫正戴镜,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的加深,而不是尽量少戴。
偏见之四:角膜塑形镜会造成眼睛失明,宁愿度数涨也不要戴
在临床上,角膜塑形镜是最为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有效方式。有研究表明,“配戴普通框架眼镜年平均近视增长度数是67度,而配戴角膜塑形镜年近视增长度数是8度,几乎可忽略不计。”角膜塑形镜目前在全球34个国家开展,全球约有3亿人正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大量临床数据作为支撑。角膜塑形镜本身不会造成人失明,但事实上,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建立在在专业眼科医院验配的基础之上,专业医师检查验配,定期复查。
以上对一些家长常会产生的偏见进行了评析,让我们摒弃各种误识与偏见,科学地矫治儿童青少年近视,以保护下一代的视力与健康。